查看原文
其他

B村全席 | 创胜集团完成1.05亿美金融资 将迎新征程

BioBAY 2021-12-17

今早,B村客官创胜集团宣布顺利完成1.05亿美元的交叉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调基金)领投,碧桂园创投、卡塔尔投资局及多家知名机构作为新投资者参与投资。招商局资本国调招商并购基金、礼来亚洲基金、腾跃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老股东继续参投。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融资总额已超过3.47亿美元,本轮交叉融资所得将用于加速进行中的临床项目,并做好商业化的准备。


创胜集团是一家具备生物药物研究、开发、法规和生产的全流程整合能力的国际化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运用前沿科技,研发高质量及可支付得起的创新生物药,目前研发管线已涵盖肿瘤和经筛选的非肿瘤领域的十余个新药分子,在B村设有药物发现、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心。


前不久,创胜集团CEO钱雪明接受了媒体的专访,就创胜集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谈论了许多。下面小二节摘取部分片段,带大家一起走进创胜集团的发展史,去了解备受资本青睐的因素究竟为何。




R&D与CMC的“联姻”


2012年10月18日,钱雪明在B村成立了创胜集团的前身之一“迈博斯生物”,这也是创胜集团最初的“起点”。自成立起,迈博斯生物便专注于创新生物药发现、临床研究和商业化开发,重点关注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抗体治疗领域。经历几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初,迈博斯生物搭建了60多人的团队,并建立起由创新首仿或快速改进型抗体项目组成的产品管线,在研的十余个药物涉及肿瘤、眼病和肾病领域。


回顾迈博斯生物的制药之路,起初走得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一直到2017年才把第一个IND发出去。之所以这么晚,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CMC(Chemical Manufacture and Control,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团队。而且越到后期,生产能力就越来越重要。是否能走出国门、在国外申请IND并开展平行的临床试验,是否能保证药物上市不被延误,是否能有足够大的定价空间以应对市场竞争?我认为这是后期最关键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也都和专业的CMC能力以及自主的生产能力息息相关。”


“CMC和生产能力不足,以及专业临床团队的缺乏,是我们创立之初的两大难题。”也正是因为前一项能力短板,2017年底,迈博斯生物开始考虑和拥有专业CMC团队的奕安济世生物药业合并。2019年1月2日,这桩“联姻”正式“官宣”,创胜集团诞生。




人才储备及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9年两家公司合并后,由迈博斯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钱雪明博士担任创胜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由奕安济世共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奕宁博士担任创胜集团的董事长。


据钱雪明介绍道,合并后,创胜集团的人才储备和连续化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我们现有的团队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药物发现和工程设计、优化团队和临床开发团队,这是持续创新的源头,主要由我和我们的R&D Head领导;第二部分是工艺开发团队,负责在确定候选药物之后进行相关的工艺开发、IND申报和临床前试验,这个团队目前由来自安进的杨晓明博士负责;第三部分是生产团队,这个团队由叶峰博士领导,叶博士是美国药学家协会(AAPS)、美国统计学会(ASA)、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会员,先后在葛兰素史克、安进等公司任职。”


在连续化生产能力上,根据其现在的工艺技术,可用两个500升的发酵罐达到其他药企用4~6个2000升发酵罐的产量,一年能够保证生产出一吨抗体药物。这意味着能够极大地节约场地空间、发酵罐、配套设施、水电和人工费用的成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钱雪明表示,目前创胜集团已经将连续化生产大规模运用到我们的研发管线当中,未来还会把这一技术应用到所有管线中,“这也是我们未来在生物医药领域内持续发展、持续盈利的竞争点。”


在今年,创胜集团新增了一条灌装线和2000L的生物反应器,并且已成功将GMP灌流生产工艺用于内部双特异性抗体项目并放大到200升规模。此外还和国际技术创新者德国默克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生物制药工艺4.0和连续流生产工艺。




两款肿瘤新药进入后期临床

目前,创胜集团的研发管线已包括十余个新药项目,覆盖肿瘤、骨科、肾病等多个领域。除自主开发外,创胜还通过许可引进获得了数个治疗性抗体项目在中国或全球市场的权益,并已在苏州B村、杭州、上海、北京、广州、美国普林斯顿和波士顿等城市布局全球业务。

图丨创胜集团研发管线(来源:公司官网)

创胜集团的研发管线中有3款药物已经进入临床,其中,临床进展最快的候选药物为靶向PD-L1的单克隆抗体MSB2311,目前在中美均处于2期临床试验中。据钱雪明介绍,与目前已上市的8款PD-(L)1产品相比,MSB2311的研发侧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不再专注于单一项目。“一方面,我们会继续推进PD-L1单抗项目,并且建立合作、展开联合用药的研究来拓展它的应用前景。此外MSB2311在1期拓展实验中展示了超过40%的响应率,对这款单抗的研发策略侧重于联合用药,希望通过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大幅提升来展开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创胜集团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研发项目——靶向CLDN18.2(Claudin18.2)靶点的TST001、PDL1-TGFβ双特异性抗体TST005。


其中,CLDN18.2这个抗体适用于对PD-1不敏感的肿瘤,比如胰腺胃癌。“在胰腺胃癌中高表达CLDN18.2的患者往往不表达PD-L1,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现在除了化疗还没有任何治疗手段。这也就意味着CLDN18.2抗体一旦上市,和现有药物之间的竞争将不会那么激烈。目前创胜的TST001已在中美开展临床研究,处在全球赛道的第二位”


其次,PDL1-TGFβ双特异性抗体TST005也是创胜集团研发的侧重点之一。一方面,它能够提升PD-1靶向药物不敏感的肿瘤患者的应答率。另一方面,在PD-1靶向药物敏感的肿瘤中,PDL1-TGFβ双特异性抗体的表现也非常优异。“因此无论肿瘤对于PD-1靶向药物是否敏感,这款双抗都能够显示出更优秀的疗效。”


同时,上述提及的三款药物不仅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化疗具有协同性,其三者之间也具有潜在的协同性。钱雪明表示:“在最初设计临床管线时,我们就将联合用药的因素考虑在内。”


尽管上述关于B村客官创胜集团的发展史不胜详尽,但小二依旧看到了其用心做药的坚韧与智慧、也体悟到了创胜集团的宗旨“创新制胜”的精神。当前中国不缺乏创新的环境,也不乏创新的企业,而如何做到在研发赛道不扎堆、在保证药物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可及性,依旧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往期精选▼

B村全席 | 上市在即!康宁杰瑞皮下注射PD-L1单抗上市申请获受理

B村全席丨基石药业普拉替尼拟纳入CDE突破性治疗品种

B村全席 | 亘喜生物冲刺纳斯达克,CAR-T国际市场再添猛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